whatsapp査詢
品牌故事
5日挑戰3吋
專業服務
疾病營養咨詢
10-day challenge
360全方位亞健康檢查
營養「備」孕 – 準備懷孕第一步
濕疹7日清
自助預約
客人感想和蛻變
案例分享
客人感想
營・生活
了解儀器及報告
體質:肥胖與濕疹
聯絡我們
Nutrition Point 小編・11 月 08,2022
【秋風起】煲仔小菜熱量大拆解⚡
呢排天氣開始轉涼,煲仔菜成為暖身嘅不二之選。選擇煲仔菜嘅時候,應該如何平衡各種營養素嘅攝取?有什麼高脂肪、高鈉嘅菜式要避免?
陷阱1: 澱粉質攝取太高
加入芋頭、南瓜、栗子、粉絲可以增加口感及飽腹感,但如果配白飯一同進食就會容易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,所以如果煲仔菜入面有澱粉質蔬菜或者雜糧時,就要減少米飯攝取!
10粒栗子 =1碗飯
100克(大半碗)南瓜
= 1/4碗飯
1碗芋頭=2/3碗白飯
1紮粉絲=半碗白飯
粉絲屬高升糖澱粉,而且較難消化,以白飯為主要澱粉質,粉絲為少量澱粉質補充較好
常見陷阱:栗子雞煲
、南瓜芋頭排骨煲、節瓜粉絲煲
避雷方法:菜海鮮粉絲煲、醉雞煲
陷阱2: 高脂肉類
每100克臘味(例如臘腸、潤腸)嘅脂肪含量達30-40克,相當於接近7-9茶匙嘅油。吃一條臘腸(約重30克)已經攝取至少10克脂肪。每次進食不超過一條或與其他人分享較好
油香越重,脂肪含量越多
豬腩肉、肥牛等都係高脂肪肉類。一啲近骨肉類如排骨、羊腩、牛腩都係高脂食物。
常見陷阱:梅菜扣肉、沙爹金菇肥牛煲、南瓜排骨煲、枝竹羊腩煲
避雷方法:以白肉如海鮮、雞肉為主嘅煲仔菜脂肪含量通常較低。
想知道煲仔菜嘅調味及烹調方式點影響鈉及脂肪攝取,就要留意下星期嘅文章!
Facebook
Twitter
Older Post
New Posts